9月13日讯,中国足协在9月10日公布了一批“禁足”名单,其中43人被处以终身禁足的严厉处罚,另有17人的处罚期为5年。这一消息无疑在中国足球界引起了轩然大波。而与此同时,关于球员合同到期需要原俱乐部出具自由身证明的制度,也成为了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。
针对这一制度,解说员唐晖在采访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他表示,虽然自由身证明的做法与国际足联(FIFA)接轨,但首次职业注册时需要原来的国内青训机构提供无纠纷证明的规定,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。唐晖指出,一些青训机构利用这一规定,向球员或家长索取费用,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。
唐晖举例说明了这一问题。他提到,周余冶在加盟日本J2水户俱乐部时,竟然需要他在北京读小学时的青训机构提供无纠纷证明。然而,那个机构早已关停,但一看球员来索要这个证明,便立刻开口要求五十万的费用。周余冶全家在初中时就移民日本,当时在该机构参加足球课也都是付费的,而且充的费用还没用完,也没给退。此外,当时还收过所谓的保护性押金3万也没退。尽管如此,他们还是要钱,最后周余冶给了五万才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展开全文
唐晖进一步指出,这种现象的背后,是一些著名大V不顾社会现实,天天打着保护青训的名义骂足协。而足协在不禁思考下,设置出了这种专属中国足球的规定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看起来有很多人搞青训,但实际上青训的效果却并不理想。
这一事件无疑揭示了中国足球在青训制度上存在的问题。原本旨在保护青训机构和球员权益的规定,却在实际操作中成为了某些机构谋取私利的工具。这不仅损害了球员和家长的利益,也严重影响了中国足球青训的健康发展。
面对这一问题,中国足协和相关部门需要深入反思并采取有效措施。他们应该加强对青训机构的监管,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。同时,也应该考虑对现有的青训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,以确保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。只有这样,中国足球才能真正走出困境,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