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的夏天,莫斯科的街头飘荡着各国语言的欢呼声。我和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“看球团”兄弟,挤在红场附近的小酒馆里,盯着墙上那台老式电视屏幕。当克罗地亚的曼朱基奇加时赛绝杀英格兰时,整个屋子炸开了锅——啤酒泡沫飞溅到天花板,陌生人的拥抱,还有隔壁桌俄罗斯大叔用蹩脚英语喊的“Football is life!” 记得在喀山竞技场外,我们偶遇一队穿着蓝白条纹的阿根廷球迷。他们正垂头丧气地撕着梅西海报——那天阿根廷0-3惨败克罗地亚。看球团里的老张突然掏出背包里的马黛茶分给他们:“别丧气!94年马拉多纳被禁赛时我们更惨……”结果这群阿根廷人拉着我们唱了半小时《Muchachos》。 最魔幻的是法国vs比利时的半决赛。我们在圣彼得堡的球迷广场被暴雨淋成落汤鸡,却没人愿意离开。当乌姆蒂蒂头球破门时,法国球迷把香槟喷得到处都是,比利时姑娘们哭花的国旗妆在雨中晕染开来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:世界杯从来不只是22个人的游戏,它是全球狂欢的暗号。 如今四年过去,看球团的微信群依然活跃。每当有人发一句“还记得俄罗斯那个…”,后面立刻跟上一串语音方阵。或许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,我们这群“老家伙”又会拖着啤酒肚,举着褪色的国旗贴纸,重新上路。那个夏天,我们和俄罗斯世界杯的疯狂邂逅
“回国后有人问我值不值得花两个月工资去看球,我指着手机里和秘鲁球迷勾肩搭背的照片说:这他妈可是世界杯啊!” ——看球团成员老李的朋友圈
【热血回忆】2018俄罗斯世界杯看球团纪实:啤酒、呐喊与永不褪色的足球激情
看球团的“生存法则”: